欢乐游戏促成长:心理团辅助力小学生团队能力提升
发布时间: 2025-05-07 浏览次数: 10


5月6日,黄山市新潭小学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。在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孝义博士的指导下,李婉婷、李梦芝等心理学志愿者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团体游戏,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、认知灵活性及社会情感发展。



本次团辅课程严格遵循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,采用体验-反思-成长的闭环设计。活动包含三个递进式环节:大风吹培养观察与反应能力,接力接球进杯子强化团队配合,烙烧饼提升策略性协作。张孝义博士表示:“游戏化干预能激活儿童大脑奖赏回路,在愉悦体验中实现社交能力的自然习得。”

在首环节大风吹中,学生们通过快速识别特征完成换位。心理学志愿者李梦芝观察到:这个游戏有效降低了社交焦虑,注意力分配能力得到显著锻炼。当出现换位失误时,引导员及时给予积极反馈,帮助学生建立错误是学习机会的成长型思维。

接力接球进杯子环节则展现了团体动力学的积极效应。通过实时角色轮换机制,每位学生都体验了领导者和支持者的双重角色。数据显示,小组在三次尝试后平均完成时间缩短42%,印证了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模仿的有效性。志愿者特别关注到,原本内向的学生在团队鼓励下主动调整接球策略,展现出心理弹性的提升。



压轴游戏烙烧饼巧妙融入了身体协调与信任建立元素。应用团体心理咨询中的压力-支持平衡模型,烧饼组学生通过非语言沟通发展出默契的防御策略。中心徐主任指出:“这种身体互动能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,对共情能力培养具有独特价值。”

后续评估显示,83%的参与者表示更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76%的学生主动表达想继续参加类似的活动。新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评价:这种结构化团体干预比传统说教更符合儿童认知特点。据悉,该系列团辅课程将持续开展,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工作体系。

 

撰稿:张孝义    审核:朱蕾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