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天,我们都置身奇迹中,那些连自己都未认知到的奇迹:蓝天,白云,绿草,孩子黝黑而充满好奇的眼睛——那也是我们自己的眼睛。所有的一切,都是奇迹。首先我们设立本次的第一次个正念目标:心无旁骛的阅读完本篇文章。 第二个目标:今后的每天最少进行以下32个正念练习中的其中一个。在天花板或者墙上挂一根树枝或其他标示,甚至是“笑”这个字,好让你一张开眼就能看到。这个标示有提醒你的作用。利用起身前的片刻掌握好呼吸,轻轻地吸进并吐出三口气,同时轻轻地微笑,随顺你的呼吸。看着一个小孩、一片树叶、一副墙上的画,或任何其他相对来说的静物,保持微笑。安静地吸气与吐气三次。轻轻地微笑,将你专注的所在处视为你的真实自性。双臂放松,平放在身体两侧,双脚微微张开,向外舒展。放松全身肌肉。放松每一寸肌肉,就好像它正要沉到地底下,或像悬挂在微风中的一片丝绸那般柔顺。把自己想成一只猫,全身软绵绵地躺在温暖的炉火前。当猫的筋肉松弛下来,任何人的抚触,它都不会抗拒。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,或双腿交叉而坐(印第安式坐姿),或跪坐(日式坐姿),甚至做到椅子上,两脚着地。缓慢悠闲地散步,不论是在花园里,或是沿着河或在乡村小路上都好。像平常那样呼吸。用脚步来测量呼吸的长度-呼气和吸气的时间。像这样继续几分钟后,开始借着多数一步来拉长呼吸,试着拉长呼吸时间。不要强迫自己拉长吸气,自然就好。用心观察,看着自己是否会想刻意拉长吸气。注意吸气是否也因为多走一步而拉长,只有在觉得拉长吸气会带来喜悦时,才拉长吸气。像这样呼吸二十次,然后恢复平常的呼吸。五分钟后,可以再开始拉长呼吸的练习。觉得有点疲倦了,就恢复平常的呼吸。反复几次拉长呼吸的训练后,呼气和吸气的时间会渐渐变得相等。然后慢慢呼气,同样保持正念:我正在呼气,二。像这样一直数到十,然后再从一开始数起。只要数错或忘了数,就回到一重新开始。随顺你的呼吸,但做它的主人,同时对音乐的旋律与情境保持觉知。从腹部 轻缓而平常地吸气,并保持正念:我正像平常那样地吸气。呼气时,同样也保持正念:我正像平常那样地呼气。像这样继续呼吸三次。在第四次呼吸时,拉长吸气,并保持正念:我正深深地吸进一口气;保持正念地呼气: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气。继续呼吸三次。现在,用心地随顺你的呼吸,觉知你的腹部和肺部的每一个动作。跟着气息的出入。保持正念:我正在吸气,并自始至终都跟随着我的吸气。我正在呼气,并自始至终都跟随着我的呼气。当你的身心都安静下来,继续非常轻柔地呼吸,并保持正念:我正在吸气,让整个呼吸轻盈、平和。我正在呼气,让整个呼吸轻盈、平和。像这样持续呼吸三次,在正念中生起这样的想法:我正在吸气,我的身心都平静、喜悦。我正在呼气,我的身心平静、喜悦。在正念中持续这样的想法五到十分钟,或一个小时都可以:这要看你的状况和你有多少时间而定。练习开始和结束,都保持放松且轻柔。如果你想停止练习,先用双手轻柔地按摩双眼、脸颊与腿上的肌肉,再回到平常的坐姿。不论你在走路、站立、趟卧或者坐着时,都对身体的姿势保持正念。要知道你在哪里走路;知道你站立在哪里;知道躺卧在哪儿;知道坐在哪儿。距离来说,觉察到你之所以站在山丘上,是为了让自己恢复精力,还是为了练习呼吸,或就是为了站着。假如你没有任何目的,也要清楚观照自己并没有任何目的。不要失去正念让任何一个最细微的动作滑了过去,心中要了了分明。如果你不能在正念中洗碗,那你也不可能在静坐中禅修。当你把衣服搓洗干净了,你的身心应该会感到像衣服一样干净清爽。举例来说,整理架上的书时,看着书,觉知它是哪本书,了知自己正要把它放在哪个位置。从一开始准备热水,到最后穿上干净的衣服,每个动作都要保持轻缓。注意每个动作。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上,不要有区别,也不要害怕。静静地坐着并缓缓地呼吸时,将自己想象成是一颗将沉落在清澈河流的鹅卵石。下沉时,没有任何目的引导你的动作,朝着河床柔软的沙地那完全的休憩处沉落。继续禅观那鹅卵石,直到你的身心得到完全的休息,就如那颗在沙地上休憩的鹅卵石。将这样的平静、喜悦持续半个小时,同时注意自己的呼吸。没有任何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念头,能将你从当下的平静、喜悦中带离。没有任何欲望能将你自此刻的喜悦中拉走,即使是成佛或度众生的大愿都不能。了知到无论是要成佛或度众生,都必须以当下纯净的安详为基础,才能实现。从一星期中抽出一天来,哪一天都好,只要能配合你的状况。忘掉其他天要做的工作,不要安排任何聚会,或接待任何朋友来访。只做些简单的工作,例如打扫房子、做饭、洗衣服和清扫灰尘。一旦房子整洁干净,东西也都各归各位,就慢动作洗个澡。在读经或写信时,都要保持正念,不用让经文或信将你的心给牵引到其他地方去。读经时,要了知自己正在读什么,写信时,了知自己正在写什么。遵循同样的步骤,就像你在听音乐或和朋友聊天时所做的一样。 傍晚时给自己准备清淡的一餐,也许只要一点水果,或一杯果汁就好。闭上眼睛,轻柔地呼吸(但别呼吸得太长),并跟随你的腹部以及胸腔的起伏上下起伏。回忆并体验拍摄这张照片时,组成你当时的五蕴:身体特征(色)、感觉(受)、知觉(想)、心的功能(行)与意识(识)。觉察你此刻的身体、感觉、知觉、心的功能与意识,看看组成你的五蕴。问自己:我是谁?把这个问题深植在心中,就像深埋一颗新生的种子在松软的泥土中,并且浇水滋润。我是谁?这个问题,不该被当作一个用推论性思维去思索的抽象问题。我是谁?这个问题,不可能借由理性思考来回答,只能以整个五蕴来面对。 观照十分钟,保持轻缓的深长的呼吸,以避免被哲学性思考拉走。独自坐在一间黑暗的房内,或夜里独自坐在河岸边,或任何能够独处的地方。生起这个念头,我将用手指指着自己,然后指向相反的方向,而非指着自己的身体。照见你的色身就在你的面前--在树间、草地上、叶缝中,在河里。清楚觉照到你就在宇宙中,而宇宙也在你之中,假如宇宙存在,你就存在,假如你存在,宇宙也就存在。以你觉得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、垫子上或草地上,不要用枕头。想象你所有的肌肉都腐烂、消散,只有骸骨躺在地上,想象你的骸骨已埋葬在地下,躺了八十年。仔细观察你的头骨、脊椎骨、肋骨、髋骨、腿骨、臂骨与手指骨。你与其他生命合二为一,不朽地活在树林与草地中,在其他人身上、在鸟兽间。在空中、也在海浪之间。骸骨只是你的一部分,你无所不在,无时不在。你不仅是色身,甚至是受、想、行与识。了悟你的生命和死亡同时存在显示:此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有彼。如果彼不存在,也就不可能有此。了悟到生命与死亡的存在,是相互依存的:其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基础。了悟到你同时既是你的生,也是你的死,这两者并不敌对,而是同一实相的两面。然后,专注在这双重显示的结束点--B,它总是被误称为“死亡”。了悟到它乃是你生命的显现的终点,也是你死亡显现的终点。清楚地了知到他全身的筋肉都已经开始腐化,只剩下一副骸骨静静地躺在地下。清楚地了知到你自己的筋肉仍在这儿,仍在你的身上,仍然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这五蕴的聚合。想想你和这个人过往与如今的互动。轻轻地微笑,随顺呼吸。逐一思维五蕴中的每一蕴,要了悟一切都在变化,既是无常,也是无我的。五蕴的和合就如所有现象的聚合,都依循着相互依存的法则。它们的聚合与解离,就如山顶云雾的聚集与消散,既不要执著,也不要否认五蕴。清楚了悟五蕴是空的,是无我的,但它们都是绝妙非凡的存在,就像宇宙中所有的现象,或存在任何地方的生命一样奇妙。试着了解五蕴并没有真的经历生灭,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终极实相。借着这个观照,试着了悟无常是个概念,无我是一个概念,空性也是一个概念,你就不会被无常、无我和空性的概念所囚禁。你将看到空性也是空的,而空性的究竟实相与五蕴的究竟实相,其实并无差别。修行者必须彻底练好前面五个练习后,才能做到这项练习。练习时间视个人而定,可能是一个小时,也可能是两个小时。观照那个最让你受苦的人的影像,观想他让你最恨、最轻视或最厌恶的特质。试着检视这个人的日常生活,什么会让他快乐,什么又会折磨他。观照这个人的“想”:试着看透这个人依循何种思考模式与推理方式。看看他的观点与知见是否开阔自由,是否被任何偏见】狭隘心胸、憎恨或愤怒所影响。像这样继续下去,直到你感到慈悲在你心底生起,犹如一口充满了清新之水的井,而你的愤怒与怨恨已然消散。选一个就你所知最痛苦的人或最痛苦的家庭,或最痛苦的一个社团的情形,作为你观照的主题。以个人为观照主题时,尽量看出那个人正在经历的一切痛苦。从色身的痛苦(疾病、贫困、身体的疼痛)开始。最好,开始思维由“受”所造成的痛苦(内在的矛盾冲突、恐惧、仇恨、嫉妒与内疚)。然后,再看看由“想”所造成的痛苦(悲观、以阴郁狭隘的心态思维所面临的问题 )。看看他的行,是否被恐惧、失望、绝望或仇恨所驱使。看看他的识,是否因为他的处境、烦恼、他周遭的人、他所受的教育、宣传或缺乏自制而封闭起来。禅观这些痛苦,直到你的心生起像一股清泉般的慈悲,直到你能了悟那个人是因为环境与愚痴而在受苦。你决定尽可能用最安静、最谦逊的方式,去帮助那个人脱离当前的困境。以家庭为禅观的主题时,仍遵循相同的方法。先观照一个人的所有痛苦,然后再观照另一个人,直到你检视整个家庭的痛苦。了悟他们的痛苦就是你自己的痛苦,你不可能谴责这群人中的任何一个人,你必须尽可能以最安静、最谦逊的方式,帮助他们从当下的困境中解脱。以社团为禅观的主题时,可以拿一个国家的情形当例子,而这个国家正饱受战争或其他不公、不以现象引起的痛苦。尽量了悟每个卷入这场斗争的人都是牺牲品,没有人希望痛苦继续下去,包括那些彼此斗争的党派,或看起来相当对立的两派。了悟并非只有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,要为这种情形而遭受谴责。了悟这种情形之所以存在,乃是因为执著于意识形态,执著于一个缺乏公义的世界经济体系,而整个体系之所以屹立不摇,是因为每个人的愚痴和缺乏改变它的决心。了悟冲突的双方并非真的对立,而只是同一实相的两个面向。看出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命,相互杀戮和彼此压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。持续禅观,直到一切责备和仇恨都消失,直到慈悲与爱像一股清泉在你心中生起。发誓尽可能以最安静、最谦逊的方式,为觉知与和解而工作。取一个乡村发展计划或任何你觉得重要的计划,做为你观照的主题。检视这项计划的目的、即将运用的方法,以及与它相关的人。首先思考这项计划的目的。了悟这项工作志在服务,在减轻他人痛苦,在生慈悲心,而非满足受赞美或被认同的欲望。接着,了悟这个计划所使用的方法,是在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合作,别将这个计划视为一种施舍的举动。最后,思维与这个计划相关的人。你还在用谁在奉献、谁在获益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吗?如果你仍然对谁是服务者、谁是获益者而有所区别,你是为了你和其他服务者而工作,而不是为了服务而服务。回忆你人生中重大的成就,逐一检视它们。检视引导你迈向成功的才华、品格、能力以及其他有利的条件。你认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己,并因而感到自满和傲慢,检视这两种情绪。以缘起观来观照这整件事,看出你以为的成就并非真属于你自己,而是属于非你所能掌握的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。你能舍弃它们时,你才是真的自由了,不再被它们所困扰。回忆你生命中最痛苦的挫败,逐一检视它们。检视你的才华、品格、能力,以及其他导致你挫败的不利条件。检视你心中觉得自己不能成功所涌出的复杂情绪,以缘起观来观照这整件事,了悟你之所以挫败,并非因为你无能,而是因为缺少有利的因缘条件。了悟你根本无能为力去承担这些挫败,了悟在和谐挫败并非你个人的事。了悟到这点,你就能自其中解脱。只有当你能舍弃它们时,你才真的自由了,不再受它们干扰。运用缘起观的一种练习:观你自己、观你的骸骨,或观逝去的挚爱。了悟虽然事物无常,没有永恒的实体,然后它们却绝妙非凡。当你不再受所有的因缘条件束缚,也就不再受非因缘条件的东西所束缚。看看圣人,虽然不受限于缘起的教法,却也不背离它:虽然能将这个教法犹如一堆灰烬般地丢弃,却也能常安住其中,而不被它所淹没,犹如水上行舟一般。一直观照,直到你了悟,悟道者不会被救度众生的工作所奴役,但也永远不会放弃救度众生的工作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