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天去了你已不在的那幢房子,我摁响门铃,没有人在家。
我把花留在了门口,院子里的竹子还在,挺好的,就是没来得及种下我们说好的那棵树。
窗帘还是白色的,房子还是安静的,没看见你的车。
我很好。你放心。
这段平常朴实的描述,实际上是网友经历创伤事件后写下的。他所爱的人在不幸的事故中离去,这种思念和爱永远留在这位网友的心中。他知道,对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牵挂自己,正如自己也在牵挂着对方。哀伤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都会面临的遭遇,在面对哀伤的时候,我们会有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,例如,哭泣、生气、悲伤、孤独、内疚、愤怒、空虚、分离、自怨自怜、被抛弃感;身体也会出现各种不适,例如,麻木感、喉咙紧绷、呼吸困难、血压改变、视力模糊、没有食欲造成体重改变、抵抗力削弱造成免疫系统受影响、内分泌失调等。我们每个人面对哀伤处理的方式不同,在这些处理方式中有几大误区: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离去的时候,会对我们造成重大冲击,以至于我们不愿意去面对。这样的否认会让我们做一些事情忙碌起来,不能空下来,只要一空下来,逝者的音容相貌就会出现在脑海中,让我们感到痛苦。为了防止痛苦,我们选择用忙碌来回避。所以,忙碌并不能减轻和消除哀伤,只能暂时回避。亲友去世后,我们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人表现出某种愤怒,所以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,是一个坏人,要因此付出代价。其实,愤怒是哀伤的表现形式,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失去重要他人的事实。我们能看到,有些人面对丧失的过程没有强烈的情感反应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哀伤,而是无法接受亲人逝去的事实。他必须压抑情感,因为太痛苦了,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否认。滥用药物、酗酒、抽烟、吸毒等只能帮助我们暂时回避伤痛,但不足以改善,最后只会越来越糟糕。这也是不对的。过去的美好时光,是我们跟逝者共同分享过的日子,这样美好的记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,而不是问题。其实,孩子们都懂得死亡,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见,让他们自己做选择。丧失最亲密的人,对谁来讲都是痛苦的。从哀伤中走出来,不是为了忘记逝者,而是在回想起来的时候不至于糟糕到影响社会功能。从生物学角度说,哀伤是一个人面对丧失和压力的时候出现的生理反应,强烈的哀伤情绪会抑制免疫反应,削弱人的抵抗力。比如,很多年纪大的夫妇,一个离去之后,另一个也很快走到了生命尽头,就是因为哀伤情绪使得免疫力下降以致更容易生病。从精神分析角度说,所爱的人离去后,我们会在心理上否认,幻想着死者还活着。这样的想法被现实不断冲击后,让我们更加痛苦。例如,天津爆炸案的时候,我去医院看望第一批进入现场的消防战士。他的战友几乎全部牺牲了,当我们询问他的健康状况时,他非常堵心地告诉我,他的战友都在别的医院治疗,所以他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去看望他们。一位老太太的女儿因车祸骨折,她每天做饭送到女儿家里,照顾女儿。后来女儿听信了江湖郎中,接受接骨治疗,结果不幸逝世。老太太听信后,依然每天做饭送到女儿家里,仿佛女儿从未离开。我们将老太太送到医院监护,服用药物一周后,有一天她突然放声痛哭。其实,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精神病性地回避痛苦的事实,当她开始面对的时候,哀伤的过程就开始了。表现为回到正常的生活中,在生命中找到新的价值和意义。在完成哀伤的过程中,我们要保证生理上的健康,排除身体疾病;发展、激活自己外在的资源,以应对眼下的创伤和丧失;学会处理引发强烈情绪的负面影响,学会表达情绪,比如愤怒。我们经历了丧失,被剥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,不得不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,不得不面对和处理跟死者之间的关系。哀伤本身就是丧失和剥夺,所以会感到愤怒,如果愤怒不被允许表达和宣泄,哀伤不能完成,就会转为抑郁。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智慧来处理哀伤,比如,我们强调一个人去世后要过“头七”,找目的地下葬;七七四十九天后,哀伤完成了,就要回到正常生活中去。再如,我们用追悼仪式协助当事人完成和做好最后的道别,这种仪式具有疗愈作用,有机会让当事人合法、合理、最大程度地表达情感。又如,用书写来记录感受,用鲜花、蜡烛等方式寄托哀伤等。哀伤的情绪冲击需要一段时间来调适,在保证身体健康、安全的前提下,要允许自己最大程度地感受和表达负面情绪。在哀伤过程中,要生活规律,保持合理饮食,不要让自己孤立起来,因为社会支持是处理哀伤的有效方式。在咨询过程中,我们要帮助来访者接受已经失去的事实,帮来访者化悲痛为力量,回归正常生活。比如,从佛教角度来说,逝去是轮回的开始,这样可以给生者心理安慰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来代替宗教。比如,我曾遇到过一位母亲,孩子去世后她成立了基金会,研究和帮助抑郁的人,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生命新的意义。这是面对突然、意外的死亡,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产生的哀伤。它通常有两种心理特点:一种是,哀伤意味着说再见,为了保持心中所爱,我们不愿意说再见,于是就否认哀伤,退行到幼稚甚至更早期的阶段;第二种是,任何一点小线索(比如遗物),都能引发我们哀伤的情绪,我们不愿意谈及逝者,长期沮丧、内疚和自责,没办法开始新的生活。作为咨询师,除了上述处理方式外,我们还可以帮助来访者跟死者做一个内在对话,让来访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谅解和接纳。尽管哀伤带给我们很大的痛苦,但我们不必把它看成不幸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它还有幸运的部分,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我们所爱的和爱我们的人存在,让我们可以拥有这样一段深刻的感情。